阅读历史 |

第202章 见太师(2 / 4)

加入书签

以,陆大夫在苏南生活多年,怎么会突然来盛京?”

“我师父是盛京人,”陆曈道:“她离世后,我在苏南再无亲眷。师父离世前唯一愿望是回乡,我也是继承师父遗志。”

“那为何会想到进翰林医官院?”

“我的医术,只在西街坐馆似乎有点太亏了。”她微笑,似是玩笑,“医官院的医官里,有些医术甚至不如我。”

老者哈哈大笑。

他摇头:“旁人都说陆医官木讷安静,老夫倒觉得陆医官甚是有趣,不如传言沉闷。”

陆曈望向他:“下官却觉得,太师大人如传言一般亲切慈和。”

此话一出,老者笑容一滞。

他看向陆曈。

“你是何时认出来的?”

他明明已换了简朴葛衣,马车也未停在门前,甚至连护卫也不曾带一个。

“方才把脉时看出来的。”

“哦?”

“盛京上了年纪的老者,脉象虚弱,大人脉象虽不够强劲,但却像长年以名贵药材温养。西街看诊的都是穷困平人,操劳辛苦已习以为常,单隻乏力不眠,是不会特意来医馆看诊的,对他们而言,没有必要。”

“大人虽穿了平人衣,却不改贵人身。贵贱有别,一看即知。”

她微微一笑:“更何况,今日一早,下官才见到了崔院使。”

“原来如此,陆医官蕙心兰质。”

“大人谬讚。”

戚清点了点头,又咳嗽几声:“既然如此,你可知,今日老夫来意。”

“若说不知,似乎太假。”陆曈平静道:“早晨崔院使来时,已将一切都说与下官。戚公子旧疾重发,崔院使盗取我的方子,却不知对症下药,生搬硬套之下,匆忙出错,如今补不上窟窿,才想起我来。”

她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戚清眸色微动。

小小医女,身份卑贱,却丝毫不避讳戚家在其中的位置,是自负还是自信?

“崔岷让你治病?”

“是,下官拒绝了。”

“为何?”

“崔院使并无真才实学,多年凭借他人之物沽名钓誉,此等小人,凭何我该成为他垫脚石?下官虽出身平凡,亦有心气。但令毛羽在,何处不翻飞。既有医术,在哪都能生光。”

女子坐在桌前,平静语气里隐带激愤。

戚清捻动手中佛珠。

她很年轻,如今才十七岁,说这话时令他想到华楹,与华楹相仿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孩子,天真衝动,很容易不知天高地厚。

但华楹是戚家的女儿,如何傲气,自有戚家在身后撑腰。而眼前之人,只是一介平人孤女……

若她真如表现出来的一般自大无脑,便不会令裴云暎与纪珣为她倾倒,更不会让安稳多年的崔岷病急乱投医。

若非自作聪明,就是在演戏。

戚清叹息一声。

“但我儿如今急病,崔岷医治无法。若如陆医官所言,盛京唯有陆医官能救我儿,要怎样,陆医官才愿意为我儿施诊?”

陆曈抿着唇,一言不发。

他微笑,语气和蔼像是犯难:“老夫知晓玉台过去和你曾有过节,黄茅岗一事,老夫已狠狠教训过他……待他病好,老夫让玉台亲自与你道歉,是老夫教子无方,才闯下此祸,也愿陆医官体谅老夫爱子之心,给玉台一个机会。”

“陆医官想要什么,老夫都答应。”

位高权重的太师大人亲自来平民混杂的西街医馆,对一介平人医官低声下气地说好话,已是给足了体面。

再端着,就显得不识抬举了。

陆曈看向他,沉默一下,才开口。

“仁心医馆的坐馆大夫,叫苗良方,曾是翰林医官院前副院使。”

“十一年前,崔岷陷害苗副院使,将苗良方赶出医官院,并将对方所书《苗氏良方》据为己有,改名为《崔氏药理》。”

她道:“十多年来,苗良方郁郁潦倒,酗酒度日,背负莫须有骂名,浑浑噩噩生活。直到来到仁心医馆。”

“太师大人为官清慎、风期高亮,愿借太师大人之名,还苗副院使一个清白,将当年之事公诸于众,让小人崔岷自食恶果。”

话音落地,戚清眉心微动。

他问:“你在和老夫谈条件?”

他让她提条件,金银财物,已是对她十分客气。

她竟然要拿发落崔岷做条件。

实在无知无畏。

陆曈低眉:“下官不敢,只是崔岷此人,睚眦必报,若下官回去,或许哪一日被崔岷陷害中伤,落得当年苗良方一般下场。崔岷一日安然,下官便一日不敢回医官院。除非崔岷离开,否则下官宁可就此在西街坐馆,永远不回医官院。”

永远不回医官院。

多么天真的话,却让眼前老者慈和的脸色一瞬冷沉下来。

这是威胁。

如果他不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