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鬓边待诏 第45节(2 / 3)

加入书签

意相信王瞻的话。

王瞻纠结许久后说道:“此事事关王家存亡,恕我不能对殿下如实相告,但殿下有什么要求,尽管告诉我,我会尽力满足。”

“你能做的了王家的主?”

“虽有父兄叔伯在上,子昂勉力而为,必不令殿下失望。”

谢及音在心中计较得失。若是放任王卫两派为虎符争个死活,待马璒带着胡人攻入洛阳,洛阳的百姓必然遭殃。崔缙她信不过,王瞻的话反倒可以考虑。

谢及音道:“本宫要你带兵拱卫洛阳,保护洛阳百姓,不可为争权弄势而至黎民于胡人铁骑之下。王六郎能做到么?”

王瞻起身朝她行礼,“纵殿下不言,子昂亦有此心。”

谢及音很满意,“希望六郎说道做到,本宫先敬你一杯。”

她满饮一盏桑落酒,酒润朱唇,明靥含笑,王瞻垂下眼,亦将杯中酒饮尽,只觉那热酒一路淌进心中。

谢及音入宫去见太成帝,卫时通带着禁军守在宫门处不愿放行,险些与崔缙的虎贲军当面起冲突。双方正僵持间,椒房宫传来凤诏,说是杨皇后请嘉宁公主入宫一叙。

谢及音靠在肩舆上垂视卫时通,“皇后相邀也要拦阻,不知卫三郎何时封了太监大总管?”

她要去椒房宫,卫三郎自然拦不了也不能拦,可谁知她进了这道门,到底是往椒房宫去,还是往太成帝修道的德阳宫去?

思来想去,卫时通恨恨地指着崔缙对谢及音道:“殿下可以入宫,但崔驸马不可以,免得扰了陛下清修。”

崔缙不肯,谢及音以目光阻住他,对卫三郎点点头,“便依卫三郎。”

谢及音的肩辇入了宫,杨皇后派了身边的一等女官来接应她,此女官在宫中颇有威严,成功呵退守在德阳宫里的宫人,将谢及音送进了德阳宫。

太成帝不临朝以后,就从宣室殿搬到了德阳宫里来住,德阳宫里青烟袅袅,殿堂中间摆放着一只炼丹用的九鼎青炉。恰逢宗陵天师不在,谢及音走进这光线昏暗、空无一人的宫室里,听见了自垂帷后传来的绵长□□声。

太成帝正缩在一张圈椅里,鬓发散乱,目光无神地望着炼丹炉,嘴里念念有词。他抬头看见谢及音,眼神有一瞬间的迷茫,然后渐渐清醒。

“你是……嘉宁啊……”

谢及音望着他,轻声问道:“这便是父皇想修的道吗?”

“道……道……”太成帝伸手指着丹炉,苦笑道,“一元之气流六虚……六虚凝成……金丹药……”

他对服金丹求长生已经执着到了近乎疯癫的状态,这金丹令他痛不欲生,然而打破他对金丹的幻想,却让他比死还难受。

谢及音叹了口气,问他:“宗陵天师对您好吗?”

“天师来了?!”太成帝一惊,眼中露出恐惧,在殿中扫视一圈,“他在哪里?他想害朕!他……他想夺朕的虎符,朕的玉玺,朕的皇位……”

谢及音心中一惊,“您把虎符和玉玺给他了?”

太成帝摇头道:“没有,朕没给他,他说会拿长生丹药来换……他没有长生丹药,朕要自己炼……”

谢及音走到他面前蹲下,看着他的眼睛问道:“父皇,虎符和玉玺在哪里?”

“你问这个做什么,你也想要吗?”太成帝疑惑地看着谢及音。

他没有如她料想中那样暴怒,他在这张圈椅里坐了太久,已经失去了暴怒的能力。

“是,女儿想要,”谢及音小心翼翼地说道,“大魏马上要乱了,虎符不出,无以调兵保护洛阳。”

太成帝默然想了片刻,散漫的目光凝在她身上,抓住了她的手,“嘉宁,你扶朕起来。”

谢及音将他从圈椅上搀扶起来,发现他的腿抖得很厉害,竟然无法独自站起。太成帝指了指书案旁边的多宝格,谢及音搀着他,一步一步地朝那边挪。

“朕当然知道外面乱了……没有人靠得住,所有人都想要这虎符和玉玺,他们早晚都会找到,朕护不了多久,与其给那些乱臣贼子,不如给朕的女儿……”

多宝格上摆着一个玉碗,左旋三圈,露出一个暗格,虎符与玉玺俱在此。太成帝将这两样东西捧出来,交给谢及音。

他说道:“朕顾不了这世道了,朕要去炼金丹,求长生。你答应朕,拿了这两样东西,要保护好阿姒。太子你不必管,卫氏会管……”

“是。”谢及音小心接过玉玺和虎符,藏进广袖里,这两样东西沉甸甸地把她的袖子往下坠。

她突然想起一件事,问太成帝:“张朝恩呢?他为何不在您身边侍奉?”

“他?”太成帝哼了一声,“他的主意也大着呢……你别问了,赶紧走吧,朕要去看着丹炉了。”

谢及音又将他扶回圈椅上,听他望着丹炉念念有词,“鎏金铸丹元气精,求长生者得长生……走吧,宗陵天师想要玉玺,朕偏不给他,他害朕,朕也不让他得逞……走吧,走吧……”

谢及音深深望了太成帝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