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人心总有偏颇(1 / 2)
辉霞县主静候宁王妃提供第叁位人选。
前两位她都不满意。
如果她没遇到武信侯陈氏的话,她会觉得陈洪光会是一位良人。陈家女为了陈府利益,费尽机心无可厚非,但为了娘家利益而不顾夫家利益倒是万万不可。陈家如此教育闺女,可见儿子的教导都差不多。辉霞县主可以预见将来陈家会为了自身利益把媳妇的所有私有化,并且会将其价值一滴不漏耗尽。
如此危险,不适合颜雪庭。
别人家的联姻与傅家无关,何况武信侯家跟外家联姻,想亲上加亲,肥水不落别人田,对傅家没有影响。
宁王妃周氏不情不愿说:「第叁位是清远侯的庶长子曹霁……」她愈说愈小声。
辉霞县主听见即皱起眉头,好端端的由嫡子变成庶子。
「李媒婆说曹霁公子跟表姑娘的八字是合的。」她不免心虚,傅倩这个庶女都不会跟庶子结亲,颜雪庭身为辉霞县主的宠儿,怎会跟庶子说亲呢?
辉霞县主心知肚明,颜雪庭终究不是傅家人,人心是有偏颇的,周氏是不可能以同一水平看待。
所以,周氏安排给颜明珠的说亲对像是一位皇商时,辉霞县主没有反对,毕竟明珠不嫁给别人当继室,难道要当宁王的妾室?
辉霞县主可没胡涂到惹周氏及孙儿不高兴。她相信显儿和倩儿绝不乐见一位跟他们年纪相近的姨娘,尤其是倩儿,多次低看颜氏姊妹,假若明珠变成姨娘,那只会家宅不宁。
众多位孙儿女中,外貌最像她的是泽衡,个性最像她的是倩儿。
「清远侯家跟我们家是世交,那位庶长子我有点印象。」清远侯跟宁王一样,现今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周氏见婆婆松口,便说说曹霁公子,虽然她老人家都知晓。
「曹霁,年十九,考取了进士,现在户部工作。」周氏将官方说辞说了一片。
辉霞县主见周氏没有新情报,便帮她补充:「曹霁的生母不详,他仅年长世子曹燊数月。」
小道消息称曹霁的生母跟清远侯在东方边境认识,之后带回京城当外室,直到曹霁的生母过逝,才接曹霁回侯府教导。
曹霁是一个成熟又聪敏的孩子,年幼已展现读书天份,骑射亦难不到他,更不要说诗词音律了。如此出色的庶子,竟得到清远侯夫人的包容,没有遭到毒手。
清远侯的孩子不少,但拿得出手的只有曹霁和曹燊。前者早已入仕,后者是重点栽培的世子。曹霁是庶子,年青有为,如果他有野心的话,应会找一门能帮助他仕途的亲事,对方最好是入主朝堂的人,毕竟文官升迁慢,没有门路再有能力,只怕会蹉跎一生。
所以对方不会挑颜雪庭当正妻。
辉霞县主不满意周氏为颜雪庭挑的媒,便转了话题。「那倩儿的呢?」她相信周氏早有一张可跟傅家联姻的名单。
周氏很无奈。
傅家受到尚王室忌惮是全京城皆知的事,现没有兵权的宁王是一只没利齿和利爪的老虎。除了家族依旧富贵荣华,朝堂上没有宁王的位置了。闺秀嫁入傅家倒还好,至少保证衣食无忧,没兵权反是好事,至少日子不用过得胆颤心惊。
但娶傅家女是另一回事。
周氏对傅宣行唯一的女儿很上心,就算不是她亲生,她早当倩儿是她的亲生女儿了。前阵子跟傅倩暗示了几个人选,看看女儿有没有心仪的,想不到傅倩直白说了临安伯府的王谦。
这个人选宁王是反对的,儿女嫁娶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傅宣行直接要周氏挑个合适就行。
周氏知道傅宣行一直耿耿于怀七年前的杜家贪墨案。她牢记当日傅宣行得知尚庆帝的意旨时,那异常激动的反应。
「杜大哥是克守本份的人,为了杜家上下是绝不欺君!」
当时牵扯到许多世家和官员,杜家上下近百人判砍的实时砍决,其余的人被贬入奴籍,流放至极寒之地。跟杜家亲近的二皇子被说成发疯遭幽禁,连颜雪庭那个小官员父亲都被贬职到乡下当官。
偏偏临安伯府和那时仍是叁皇子的太子没有波及。
本以为这两家会更紧密一些,怎知册封为太子后,娶了左相的女儿,而不是临安伯府的。
「曹夫人提议让倩儿当世子妃。」
清远侯和宁王都没有兵符,两家凑合应不会惊动尚王室。
辉霞县主不讨厌曹家,但联姻就要再叁考虑,「曹燊身边的莺莺燕燕可不少。」有其父必有其子。
周氏何尝不知。
女儿的亲事使她烦恼,儿子的亲事她却十拿九稳。
「过几天宣行哥会带显儿拜访左相张立。」她之前已跟张夫人通通气,望让世子迎娶张四小姐。张立和张夫人都乐见其成。
「宣儿觉得合适就可以了。」辉霞县主没有反对,朝堂之事瞬息万变,就算傅家步步为营,也不见得会更糟。
世家子弟和闺秀自幼享受锦衣玉食,将来仍能维持这种生活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