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1 / 4)

加入书签

有了银子之后,朝廷第一件事要张罗的事就是吐蕃的嫁妆和赎金,接着便是重启军械库,寻矿脉,练铁水,这次曹大人只想戴罪立功,保住性命,再没有之前不可一世的傲气。

都是官场上的人,他知道穆岁秋一定会分拨银子到军械库,但前线吃紧,尤其苍云堡从去年便断饷断粮,全靠百姓和江湖助力,也差不多到了极限,所以燕梁这次回长安明着是贺寿,实则就是找他要钱要粮,就穆大人那个小身板,都不够燕将军砍上三刀的,所以他迫于压力扣下给军械库的部分银子,以便从中周旋转圜,也在情理之中。

他万万没想到,穆岁秋顶着巨大的压力,把所有结余的银子全部拨了下来,生怕从中有人想吃这笔银子,层层发放都亲自过问,到曹庆手上分文不少,可谓鼎力相助。

这个人人嘴上尊敬,心里都看不上的中书令,在曹庆被众人看笑话,等着他人头落地的时候,居然在圣上面前替他求了情,还私下找了安王殿下,让叶公子随着钱银一起到了襄阳。这样一来,藏剑山庄的相助便没有过明路,既保全了圣上和曹庆的面子,又增添了极大的助力,有了安王的小舅子,黑心的商人哪里还敢造次。

穆岁秋和曹庆没有私交,曹庆甚至没有正眼瞧过他,没有任何家世助力,襁褓之中就成了孤儿,不过是商人小户的叔婶养大,机缘巧合之下成了长歌门弟子,一举高中留在长安,得益于那张漂亮的面孔,年纪轻轻便居于高位。

长安城的人都在议论着、探求着,无论坊间还是贵族,都乐此不疲的臆度着这位中书令大人身上的任何是非,心里讥笑着这个常穿青白衣衫的人,袍底藏了多少春色和肮脏。

曹庆是年轻子弟中少数对穆岁秋没有想法的人,这么多学子之中能够高中榜首的人,便是路走歪了,学识也不会是假的,但他不希望和穆岁秋有任何牵扯,以免清誉受损,所以碰上时仅仅点头致意,匆匆避之。

穆岁秋知道银两有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两边都想顾及反而一样都做不好,他思虑再三之后做了这个决定,他确实和曹庆没有私交,会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为了保持朝廷的稳定和最大利益。

至于苍云军那边的军饷,贵族看不惯他久矣,从他们手上募集钱粮其实不难,他们不过就是喜欢看他卑躬屈膝,为五斗米折腰的样子,穆岁秋愿意将这身傲骨打碎了送他们,甚至能挨家挨户上门送帖子,想看他卖笑卖唱都可以,只要肯出钱就行。

“穆大人说他在长安的名声不太好,虽然遇到曹大人的时候不多,但大人总会颔首示意……他说大人是个极有风度的君子,这样心正的君子,不该因为小人的蒙骗而在朝堂失了位置。”叶千枝有着一双没有染上长安阴霾的清澈双眼,他望着人的目光总是真诚而直接的,会让人觉得,从这个人口中说出的话,不会有假。

读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是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仍愿意为了国家一年又一年的寒窗苦读,漂泊在外,周游列国学习知识的人,内心必然是深爱着大唐,想要报效国家的,只是多年在外头的孤寂和见识,让他身上的那股傲气过于膨胀,最后伤了自身。

曹庆的傲气并未带着恶意,所以他所伤及的,就是自身。

长安城有多少人,见了穆岁秋顿时能生出通天傲气,好似点点头都能有损于那份高贵,昂着头颅,目无下尘,用饱含恶意的傲气故意的伤及他人。

这便是君子的正伪之分了。

若说武人的情谊因为战场厮杀,共同经历生死而牢固的话,那么文人则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士为知己者死。

曹庆听了叶千枝转述的,关于穆岁秋筹集苍云军粮饷打算,当即气血上涌,捏拳在胸。

“断不能让穆大人受此折辱!”曹庆几乎是咬着牙从嘴里挤出这句话,他虽久不在长安,却知道朝堂险恶,权欲嘴脸,便是前不久他都在铺天盖地的恶意之中煎熬。

曹庆是圣上的伴读,从小便有过人的品性和才能,穆岁秋既能雪中送炭,他自然也要回报十分。

不过曹庆自己都缺钱得要命,好不容易等来了这笔银子要东山再起,叶千枝自然想不出他能怎么帮忙了。

“我原本是没什么办法的,但叶公子来了,就有法子了。”

叶千枝自然愿意相助了,若说长安城最不想看见穆岁秋受辱的人,他算第一个,但听了曹庆的法子之后,叶千枝摇了摇头,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你们这些当官的,心眼子真多。”

“哎,叶公子啊,话可不能这么说,若是没有贪欲,或是拒不参与的人,哪能让我拿住不是?”曹庆与叶千枝岁数差不多,作为同龄人更有亲近感,所以两个人商量时不觉露出了少年人特有的狡黠来。

“我家的家教严得很,回去不受罚才怪!曹大人,你太损了,我一定会被打死!”

看着惴惴不安的叶千枝,曹庆再三拍着胸脯向他保证,只差对天发誓将来一定向安王殿下说明情况,还他清白了。

叶千枝想着穆岁秋的处境,脑中都是那些人折辱他的场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