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 / 2)

加入书签

此时见到如此多的人类被妖族驱逐,才知道什么叫屠杀。

此时来的蛇妖,并没有埋伏在河中的蟒蛇大,但却更加迅敏,能蜿蜒蛇行,也能弹跳起来咬人咽喉,蛇妖带毒,即便没有咬中咽喉,或手臂或大腿喷破了油皮,人几息就没气了。

也有人拿着菜刀锄头去砍蛇妖,却砍卷了刃,也不过砍得火星四溅。

那蛇妖不过出现一会儿的功夫,就看见岸边的人跟被割的韭菜似的,一茬一茬地往下倒。

黄十三看得头皮发麻,一行人跑得更快了。

旁边不断有逃跑的人跌倒,落下,被撵上来的蛇妖咬伤,毒死。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惶惶的奔逃声中,突然出现了整齐的读书声。

“是读书人!是读书人”人们惊喜地叫起来,便连最无力的老妪也焕发了精神。

黄十三从不知道,读书人三个字蕴含着这样强大的力量,只喊一声也叫人心振奋。

只见前方的路上,一群书生站成数排,正在读诗:“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黄十三知道这首诗,是诗经的《击鼓》。在这个世界,跟刘邦的《大风歌》,刘向的《荆轲刺秦王》,项羽的《垓下歌》一齐,作为战诗,传承得极为深远。

读书人们成排的站着,每两人中间留有空隙,可供奔逃的百姓穿过他们,躲到他们身后去,他们便一堵墙般挡在百姓和蛇妖中间:“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随着读书人们的朗诵,他们的身上都浮现出灵光来。一个人的灵光极为微弱,如同萤火,几个人的灵光合在一起,便亮堂了一些,一群人的灵光相互映照,竟形成了一个半透明的光墙。

“是诗阵,是诗阵!”有见多识广的人大叫着,满面劫后余生的喜悦。

读书人们也是精神一震,说出那句在穿越前也极出名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读书人们是纹丝不动的,当他们诵完“与子偕老”,面前的光墙却推了出去。过处人族无碍,蛇妖却惨叫着倒在地上,坚韧得菜刀砍得卷刃都无法破开的鳞甲,竟鼓起血泡,流出脓水来。

“得救了,得救了!”还在光墙外的人们加快步伐,已躲到读书人后面的人们额手相庆。

洪三思也带着一行人穿过了读书人,却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菀娘跑得实在是累了:“可不可以停下来歇一歇?”

洪三思摇头:“这里并不安全。”

菀娘疑惑地看着那些穿过读书人便歪七竖八地瘫倒在街头的老老小小:“大家不都在这里休息吗?”

洪三思没说话,中年人代为答道:“若都是秀才还有一战之力,这些人里连童生都没几个,撑不了多久。”

马上就是府试,除了当年的童生,都去天元府进修准备府试去了,整个县城都没留着几个童生。此时诵诗的读书人大多是县试都没有过的学子,不曾拜圣,连文宫都没有,跟别谈什么纸上谈兵唇枪舌剑执笔分海的技能,只凭着一腔读书人的气节站了出来。

说话间,一条蛇妖溜到近前。

此时,前一波光墙已灭,新一波光墙未成,蛇妖狡猾,一口咬住光墙最薄弱处的一名读书人。

那读书人猝不及防,痛得大叫,他叫得凄厉,吓得其他读书人心惶惶,光墙竟闪了数下,有泯灭之势。

蛇妖有毒,读书人自知必死,但他到底曾读书强身,比普通人强些,没有立死,还有力气大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这个世界以孔圣为圣,自然十分熟悉。

伴随着读书人的大叫,那隐隐不稳的光墙竟跟加强电瞬间充满似的爆出强光,形成比第一波更加结实的光墙。光墙向外推出,又将许多蛇妖化为脓水,包括咬读书人的那条。

读书人却仰面倒了下去,面色黑胀,已是死了。

其他有所动摇的读书人都安定下来,又开始诵念《击鼓》,只原本英气勃发的脸,带上了殉道者般的慷慨悲壮:“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